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政策法规

“研学”变“强制”?利益链曝光引深思

来源:海报新闻|发布时间:2024-11-23|浏览次数:375

近日,有网友发布消息称,浙江杭州一中学部分学生因没有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被老师在班级家长群里指责不合群,并质疑这些学生的家长价值观有问题。事情被报道后,引发了公众热议。


众多网友认为这位老师的做法很不恰当,不仅有失为人师表的身份,也让本应该是学生自愿参加的研学活动变了味。



面对公众关注与质疑,学校在随后发布的情况通报中称,网友发布的消息基本属实,涉事老师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学生家长道了歉,也取得了家长们的理解。

事情进展到这一步,似乎已经可以为其画上句号了。但让很多网友不解的是,为什么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且还都是发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和老师身上。


前有武汉一中学因为学生家长没有给孩子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 170 元的研学活动,就被老师嘲讽 " 家里揭不开锅 ";后有重庆一小学也是因为家长拒绝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就被班主任踢出班级群并拉黑。


这些老师为什么如此强烈地希望学生们参加学校组织的收费研学活动,难道只是个人意愿?难道只是为了想让学生们增长见识、学习知识?恐怕没那么简单。


我们都知道,校园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事业,老师对学生而言,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领路人。


如果只是因为不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就被嘲讽、拉黑、踢出群,甚至是学生与家长一起被针对,这样的做法显然违背了教育的初衷,纵然有多少个理由也说不过去。



另外,作为校园教育有益补充的研学,本是寓教于乐的教育创新。但近几年随着研学市场的迅速壮大,研学行业出现的各种乱象已经是公开的 " 秘密 "。这些乱象不仅浪费了学生们宝贵的时间与精力,也加重了家长们的经济负担,还给正常的校园教育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面对乱象丛生的研学行业,学校和老师需要做的是把好质量关,尽自己的努力减少甚至避免其对校园教育带来的干扰,而不是一味的 " 动员 " 所有的学生和家长参加。
可以肯定,此次研学事件带来的舆论关注与质疑,会成为杭州这所中学的一个教训。但我们希望,这件事情也能够成为所有学校和老师的一次警示。因为只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校园教育才不会在 " 研学热 " 的当下 " 跑偏走样 "。


备注:文章来源于海报新闻,海报新闻评论员 朱延鲁;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精彩推荐-

共青团中央等:鼓励青少年参与实践锻炼、生态研学
老年研学游市场崛起:旅行社如何把握“银发经济”新蓝海?
小学生参加研学受伤,旅行社为什么承担50%?
2024年前三季度消费者投诉激增,“研学游”成新热点纠纷源!
“挂羊头卖狗肉”,旅游公司名校游欺诈被判,三倍赔偿警示行业!
研学市场“缩水”真相:低成本下的品质危机
“烧钱”的研学热该降温了!
深耕‘研学’内核,撬动多元资源!业内人士:有望成为经济新引擎
各地争抢!疯狂的研学市场终于回归理性了?
重塑研学游热潮:如何让炙手可热的研学游回归实践育人初衷
高价研学旅行项目引热议,如何看待研学旅行的附加价值?
有必要在对自然研学进行正本清源的基础上,展望未来自然研学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去年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迎来研学首届毕业生,就业率100%
人民法院报:中小学“研学团”应警惕四类风险
重视!重视!重视!教育厅等11部门发文重视食育劳作与研学
Copyright © 2016-2021  www.qsnpt.com  青少年综合实践平台 三学行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400-660-9500
京ICP备20210010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588 技术支持:河南三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转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于30日内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