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讨会、历史文化讲座、科技展示”,如今,以访学、背景提升为名的研学游日渐火爆,成为家长们热衷的中小学生暑期文化实践活动。需求井喷的背后,价格过高、内容参差不齐、效果较差的问题显现。更有家长戏称:“研学只不过是性价比更低的跟团游”。热闹过后,亟待解决的应该是:研学游是否应适时“降温”,以及如何解决“游而不学”。
01
种类繁多 研学游升温加速
而大部分国内一周研学游的价格集中在5000-8000元不等,海外研学价格集中在1-3万元不等,也有类似京韵课堂等历史文化讲解的5天4晚项目价格高达2万元。从事研学游策划工作的张菁姗告诉记者,研学游与普通团队游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除常规景点外,还包含了各类趣味知识讲座、现场教学、制作实践课程。“像今年暑假8月我们西安、绍兴的行程,到6月份就已经订满。”
02
鱼目混杂 高价与价值不成正比
03
行业野蛮生长 游学急需降温
从事成年人高端访学产品开发的蒋瑜榕告诉记者,在研学游的初普及阶段,市场上的研学团以深度访学和文化交流类型为主。“那时候其实主要是针对成年群体,高端访学对经济、时间、教育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研学也是以海外为主,主要是和海外研究机构、高校合作,内容也很扎实。”她提到,自2019年起,研学概念逐步普及。“到今天教育需求增长,家庭教育投资提升,群体就扩展至中小学生,市场也不断扩容。”在蒋瑜榕看来,市场需求旺盛衍生各类产品的结果概率很高。“研学实质是研讨、参与、实践,主要是为了启发孩子对各类知识的认知和实践动手能力。
但如今,市场上并没有对研学产品有明确的规定。传统旅游+讲解的噱头,就能被包装成研学产品。内容和团队游差不多甚至更差,但价格却番2至3倍。”针对目前的市场乱象,蒋瑜榕建议,“参与教学的人员有专业资质审核,而针对研学内容比如包含了多少课程,与多少机构合作,具体开展的活动数量有相应规范,以及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才能提升研学游的质量。
作者:浦潇。文章整理至掌上春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 |
Copyright © 2016-2021 www.qsnpt.com 青少年综合实践平台 三学行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400-660-9500 京ICP备2021001087号-1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转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于30日内联系本网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