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4年开始,国家教育部等相关部委陆续发布研学旅游的相关政策(表1),结合研学旅游相关政策,可将我国研学旅游发展划分为酝酿准备、局部试点和全面实施三个阶段。
酝酿准备阶段:2013 年以前。
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社会发展时期对教育有不同的要求,很多学校组织了各类夏令营、红色旅游、地质生物考察等带有研学性质的活动;改革开放以后,不少国外“修学旅行团”来华研学旅游,国内旅行社相应成立“修学旅行”接待部门。外来的研学旅游思想理念对我国产生影响,国内研学旅游逐渐兴起。
2004年,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通过组织夏令营、红色旅游等活动教育未成年人。这标志着旅游的教育意义得以被重新认识。
2006年,我国第一个研学旅游节庆活动“首届孔子修学旅行节”在曲阜成功举办,其他地区也相继打造“修学旅行”品牌。
2012年,国家教育部、外交部等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出国参加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管理的通知》,保障中小学生出国参加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健康有序安全进行,维护学生研学旅游利益。
局部试点阶段:2013年—2016年。
2013年,国家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函》,规定研学旅游活动范围、时间、形式等内容,并在河北省等 10 地进行试点,我国研学旅游进入局部试点阶段。
同期,国务院在《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及《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中小学生研学旅游,把研学旅游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范畴,并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研学旅游体系。
在相关政策支持及市场需求激发下,“中国课程化研学旅行联盟”、“内地游学联盟大会”等产业联盟相继成立,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研学旅游发展。
全面实施阶段:2016年至今。
2016年,在国外经验借鉴、国内试点实验及广泛意见征求的基础上,国家教育部等 11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将研学旅游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这标志着我国研学旅游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原国家旅游局)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对研学旅游服务提供方、人员配置、产品、服务项目以及安全管理等内容进行详细规定,并公布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国家教育部陆续公布两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助推研学旅游在全国范围的全面推广。
备注: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世界地理研究》,作者:陈东军、谢红彬。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和学习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END—
![]() |
Copyright © 2016-2021 www.qsnpt.com 青少年综合实践平台 三学行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400-660-9500 京ICP备2021001087号-1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转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于30日内联系本网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