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近期活动

有必要在对自然研学进行正本清源的基础上,展望未来自然研学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来源:四川日报|发布时间:2024-03-27|浏览次数:445

自然研学是一种以自然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研学旅行活动。


作为研学旅游、自然教育交叉领域中有着蓬勃生命力的新兴事物,面临着消费者缺乏科学认知、服务机构鱼龙混杂、课程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统一定价标准、活动安全保障不足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在对自然研学进行正本清源的基础上,展望未来自然研学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01-

何谓自然研学?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有必要厘清两个概念,一是自然教育,二是研学旅行。


自然教育源于自然主义教育和环境教育等理念,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以参与体验为主要方式,引导人们认知和欣赏自然、理解和认同自然、尊重并保护自然,达到人的自我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的的教育活动。自然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实现人的自我发展。


目前,开展自然教育的机构主要有3大类主体,一是国家公园、保护区的科普宣教中心等官方机构;二是部分环境保护类的非营利性社会公益组织;三是面向城市亲子家庭开展自然教育的自然学校、教育营地等商业机构。


因此,自然教育在我国尚属于小众的领域,从普及程度而言,较为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从主体规模而言,与庞大的旅游产业相比,自然教育的从业者与消费者的规模均较小。



研学旅行是离开常住地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教育旅游活动,属于旅游的一种类型。


研学旅游的核心目标为青少年及其家庭,作为旅游市场消费升级和市场细分的产物,尽管涵盖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但作为旅游新业态区别于传统旅游活动之处在于,“游”的内容更加突出知识性和体验性。


根据行业标准,可以承办研学旅行活动的市场主体应为依法注册的旅行社。而《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则对中小学研学旅行作了特殊规定,即组织安排工作为教育部门与学校,活动或为教育部门、学校自行开展,或为受委托的有资质、信誉好的企业或机构开展。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自然教育、研学旅行分属于相对独立的系统,无论从参与主体、市场覆盖、组织实施、活动内容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正是随着近年来自然教育的产业化发展、研学旅游市场的不断细分,消费主体对自然教学产品的活动体验性、对研学旅游产品的知识体验性要求的提升,推动着自然教育、研学旅行在服务对象上逐步重叠、在服务功能上相互延伸,从而逐渐催生出这一新兴市场产品。


因此,就本质而言,自然研学是自然教育与研学旅行融合发展的产物,是一种以自然科学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参与和体验为主要形式的旅行活动。


一方面,自然教育的融入丰富了研学旅行的组织形式与内容体系,深化了旅游者的体验性和获得感;另一方面,研学旅行拥有完整的产业组织形式,从而拓展了自然教育的产品形式与理念传播渠道,扩大了自然教育的受众群体,并为自然教育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02-

自然研学的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在终身学习理念下,自然研学的消费主体由青少年逐步延伸至全年龄段群体,也必将拥有更广市场空间与发展前景。


目前,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自然研学推进机制已经稳定,推动自然研学高质量发展,需要各方努力。


· 因地制宜品质升级不可阻挡


在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文”“旅”“研”的融合扩大了自然研学资源外延,各地可深度挖掘家门口的红色历史、文化故事,以文化知识的专业性提升自然研学内容的深度,以旅游活动的多样性提升广度,以红色故事的生动性提升教育寓意。


· 释放当地内需赋能加速发展


从出行规律看,到本地、到周边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出行的常态。这相应对自然研学产品设计的个性化、内容的丰富化、形式的多样化、服务的精致化提出更高要求。


这类自然研学有着交通便利、体验性强、开展方便、潜在消费群体大等优势,有助于整合全省的自然生态、文化、红色等资源,促进教育部门与学校、研学服务商、基地营地等主体,围绕组织管理、课程开发、路线设计、成本控制等环节展开及时互动、进行品质升级。



· 完善政策保障强化民生属性


对标政策要求,自然研学应当是承担一定教育功能、有一定公益性的教育产品与“民生”产品。


在未来发展中,应当全面覆盖接待人次、基地与营地建设情况、过夜天数等多方面,通过交通补贴、房间补贴、人次奖励、建设奖励等多种方式,完善对旅行社、自然研学基地与营地等经营主体的奖补政策,强化自然研学的教育属性与民生属性,满足人们对自然研学的美好期望。


自然研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其发展趋势是比较积极向好的。随着人们对自然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对素质教育的追求,自然研学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同时,为了应对行业发展中的挑战,需要行业内外各方的合作和创新,以提供更高质量的自然研学服务,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学习效果。


文章来源于四川日报,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END—
精彩推荐
去年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迎来研学首届毕业生,就业率100%
人民法院报:中小学“研学团”应警惕四类风险
文旅部:着力推动研学、冰雪探险、观星、城市漫步等旅游新产品等旅游新产品
中消协发布第三季度投诉报告:研学旅行走样变味
重视!重视!重视!教育厅等11部门发文重视食育劳作与研学
Copyright © 2016-2021  www.qsnpt.com  青少年综合实践平台 三学行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400-660-9500
京ICP备20210010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588 技术支持:河南三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转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于30日内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