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近期活动

创新研学旅游,让孩子“劳动并快乐着”

来源:中国旅游报|发布时间:2022-05-19|浏览次数:738

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新课标与“双减”政策传递的教育理念可谓一脉相承,一方面引发了广大家长关注,引起家长对引导孩子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的重视;同时也引发业界对研学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关注。

如何创新研学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亲子客人需求,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

 

01

回归自然田园

体验农耕乐趣


       引导孩子走出户外发现大自然的奥秘,走进田园体验农耕文化,这是很多家长在子女教育方面的共识。
       对于这一需求,业界较早给予了关注,推出了很多成熟的研学旅游项目,其中以融合自然探索和农事体验的研学农场较为典型。
       春夏之交的内蒙古大草原白云悠悠,亲子游客纷纷来到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古尔丹巴彩虹农场,耕种、玩水、露营,与动物们亲密接触,在动手劳作的过程中收获快乐。
       古尔丹巴彩虹农场是当地知名研学旅游目的地,这里有生命教育、自然教育、劳动教育等研学旅游项目。
       农场负责人李朋说:“通过参加农场里的研学活动,孩子们参与劳动、锻炼体魄,了解到生活中为什么要勤俭、为什么要珍惜粮食;还可以引发兴趣,提升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



图片来源:牧谷农场


牧谷农场位于苏州城郊,占地1000多亩,最多可接待500人住宿。
     在疫情发生前,这里随处可见身着校服的学生,他们在这里参与劳动、学习自然知识。 牧谷农场的运营方是苏州原创读行学堂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早在2000年就开始接触学生社会实践领域,并成立了研学部,先后推出了多项研学课程。 该公司研学部负责人祁洪梅介绍,受疫情影响,目前学校无法组织学生到农场,农场便与学校合作推出“非遗进校园”“绿色蔬菜进校园”等多个研学产品,2021年相关进校园活动共开展了近80场。


图片来源:忘忧生活 


       位于山西大同的忘忧农场不仅拥有大片的自然空间,而且有黄花观光工厂、忘忧图书馆、创意生活馆、蔬果彩虹馆和自然科普馆等场馆。 忘忧农场总经理段亚萍介绍,孩子们可以体验“科普教育”——走进昆虫世界了解它们的生存之道; “自然教育”——以第一视角感受生命法则; “食农教育”——耕读大地,体验拉犁、播种、踩水车、收获、作物加工、食物烹饪等; “生活美育”——用蜡、泥、木、棉等材料进行手工创造,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


02

覆盖众多领域

创新寓教于“游” 


 实际上,业界在研学旅游方面的实践范围,不只限于各类农场,还包括红色旅游目的地、名山大川、主题乐园、科研基地等,历史文化、自然山水、科学技术与旅游深度融合,寓教于“游”。


图片来源:延安红街 


延安红街包括红色主题街区、窑洞主题酒店群和延安唯一市内湖——延湖三部分,是极具创新感、体验感的大型红色旅游项目,其中包括了丰富多彩的研学旅游项目。 去年11月,延安市延职创新实验小学的500名小学生来到延安红街,在专业教官的带领下体验小号兵军事拓展项目,观看沉浸式体验剧《再回延安》,研学活动得到学校老师以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我们创建了‘研学共建’的主题游览产品,包括军事拓展、红色文化传承、非遗体验3条主线。” 延安红街总经理田玲介绍,军事拓展主线包括小号兵素质拓展营、真人CS对抗赛等特色活动,至今已经举办各类活动200余场; 红色文化传承主线以红色钱币艺术馆、红色年画记忆馆、红色大生产博物馆等为基础开展专业讲解课程,至今接待研学团队80余个。 值得关注的是,延安红街携手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的专家在红街上结合各类实景打造了“大生产运动的旗帜:南泥湾”等11个创新型红色培训课程,形成了延安红街独有的红色培训IP。



图片来源:长隆动物星球

 
       广东长隆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与长隆海洋王国是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 该集团积极顺应研学旅游发展需要,研发各类研学课程,推出了科普驿站、狂野之旅、鲸鲨馆夜宿、亲子课堂动物喂食点讲解等,还策划了不同主题活动,如熊猫三胞胎科普月、科普进校园等。 
       据介绍,广东长隆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各园区研学产品近年来不断创新,产品更新换代加快。 集团一方面加强内部资源整合,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和“合家欢”元素融入研学产品; 另一方面,加强与学校的合作,依托公益活动,深化与教育业界的交流,组织中小学老师开展研学旅游考察踩线,不断提升研学旅游的综合吸引力和品牌认知度。 


03

迎来发展机遇

研发设计需用心

      

“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大众教育理念的不断改变都给研学旅游带来了发展机遇。 如何抓住机遇,设计出符合大众需求的研学旅游产品,需要业界持续不断地探索。


图片来源:水稻国家公园 


海南三亚海棠湾水稻国家公园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充分整合水稻国家公园科普教育优势,结合三亚市全域旅游发展部署,推出农旅融合的科普教育项目,形成了集稻作文化、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民俗风情、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研学产品和服务体系。 该基地研学部经理金求认为,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和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研学市场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 如何抢抓机遇,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要立足国家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谨慎采用纯商业化的运营思路; 二是要紧密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因地制宜地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风土人情,避免一味“赶时髦”“追热点”; 三是要加快培养懂教育、懂旅游的复合型研学旅游管理人才。 陕西立德传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闫海英认为,研学产品要从孩子的兴趣出发,研学的内容不一定只限于农耕体验,也应该包括制造业体验、商业体验等多样化的体验。 研学内容应该是系统化的,春天体验耕种、秋天体验收获,收获后体验农产品深加工、烹饪等,前后相继,让孩子真正体验到有劳动才有收获的道理。


声明:文章来源中国旅游报,转载的目的为了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END

精彩推荐

教育部要求!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做饭
最高奖励20万!政策鼓励旅行社开展研学旅行服务
农业农村部等:发展旅游观光、农耕体验、研学科普等新产业新业态
新《职业教育法》:支持普通中小学和高校进行职业体验,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劳动教育
Copyright © 2016-2021  www.qsnpt.com  青少年综合实践平台 三学行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400-660-9500
京ICP备20210010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588 技术支持:河南三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转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于30日内联系本网删除!